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于 2025 年 2 月 9 日召開的理事會及標準研討會,聚焦行業標準化與技術革新,釋放出推動無損檢測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。此次會議不僅系統梳理了 2024 年的培訓工作成果,更圍繞四項國家標準及建筑檢測資質新規展開深度研討,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一、四項國家標準更新:技術規范與國際接軌
1. GB/T 9445-2024《無損檢測 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》
核心變化:等同采用 ISO 9712:2021 標準,明確了無損檢測人員的培訓、考核及認證流程,涵蓋射線檢測(RT)、超聲波檢測(UT)等六大方法。
影響:推動人員資質認證與國際接軌,強化企業對技術人員能力的標準化管理。例如,企業需按照新標準調整培訓課程,確保技術人員符合國際認可的能力要求。
2. GB/T 11345-2023《焊縫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 技術、檢測等級和評定》
技術升級:替代 2013 年版本,優化了檢測等級劃分與評定方法,尤其針對焊縫超聲檢測的技術參數和操作流程進行了細化。
行業應用:在鋼結構、壓力容器等領域,新標準將提升焊縫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。例如,建筑行業可通過更嚴格的檢測等級要求,確保橋梁、高層建筑等工程的焊接質量。
3. GB/T 29711-2023《焊縫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 焊縫內部不連續的特征》
缺陷分類:將焊縫內部缺陷分為平面型和非平面型,明確了不同類型缺陷的識別方法和特征描述。
實踐意義:幫助檢測人員更精準地判斷缺陷性質,為后續修復提供科學依據。例如,在石化管道檢測中,通過特征分類可快速定位裂紋等危險缺陷。
4. GB/T 29712-2023《焊縫無損檢測 超聲檢測 驗收等級》
驗收標準:細化了不同等級缺陷的驗收準則,強化了檢測結果的規范性和一致性。
質量管控:企業需根據新標準調整質量控制流程,確保產品符合驗收要求。例如,汽車制造企業在焊接零部件時,需按新標準嚴格驗收焊縫質量。
二、建筑檢測資質新規:行業準入與管理升級
1. 資質類別調整
綜合資質與專項資質:將原有的專項資質和見證取樣資質整合為綜合資質(涵蓋 9 個專項領域)和專項資質,強化企業的綜合技術能力。
企業影響:檢測機構需提升技術人員配備和設備水平,以滿足綜合資質的申請要求。例如,建筑檢測企業需在多個專項領域具備檢測能力,才能申請綜合資質。
2. 人員與設備要求
技術人員資質:明確注冊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年齡、數量、職稱等要求,推動行業專業化發展。
信息化管理:要求檢測機構建立信息化系統,實現檢測數據全程可追溯,提升行業透明度。
三、行業趨勢與分會未來計劃
1. 市場增長與技術創新
市場規模:全球無損檢測市場預計到 2028 年將達 2375.22 億元,年增長率 8.51%,汽車、能源等領域需求顯著。
技術融合:數字射線檢測(DR)、相控陣超聲檢測(PAUT)等新技術應用加速,推動行業智能化轉型。
2. 分會工作重點
培訓體系:2025 年計劃舉辦超聲、磁粉等多類技術人員培訓班,強化新標準的落地實施。
行業協作:與特種設備行業協會合作,推動無損檢測機構規范化管理,參與國際論壇與實驗室比對活動。
政策對接:響應住建部資質新規,助力企業適應人員與設備的新要求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四、典型案例與實踐價值
1. 焊縫檢測工藝創新
非常規焊縫檢測:某企業通過分區域檢測和作圖法,解決了復雜焊縫的缺陷定位難題,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率。
標準應用:在西氣東輸工程中,3D 全聚焦檢測技術結合新標準,實現了油氣管道環焊縫的高精度檢測。
2. 人員資質與國際互認
國際認證:中國無損檢測學會加入國際證書互認體系,推動國內技術人員資質與國際接軌。
培訓合作:SGS 等機構提供 API 標準培訓,幫助企業技術人員掌握國際檢測規范。
五、總結與展望
此次會議通過標準研討與行業協作,為廣東省無損檢測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。未來,分會將以新標準實施為契機,加強技術培訓、推動國際合作,并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,助力廣東成為全國無損檢測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標桿區域。企業需密切關注標準動態,提升技術能力與管理水平,以應對行業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。
免責聲明:該文章系我網轉載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。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,僅供讀者參考。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版權所有 :上海豐赫佳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
技術支持:豐赫佳業